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已具雏形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刘红)历时4年多,总投资6.28亿元的河北省博新馆工程正在紧张地施工当中,目前新馆主体已经完工。记者20日从省博物馆获悉,省博新馆陈列展雏形也于日前浮出水面。
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在此之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带队的国家级专家组论证了省博新馆陈列大纲,这标志着万众期盼的省博新馆陈列展雏形浮出水面。5月20日,记者从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到,河北省博物馆新馆主体工程已完工。
据介绍,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包括陈列展区11500平方米,文物库房区4500平方米,公众教育区1500平方米,公共活动区6900平方米,业务科研及其他用房5600平方米。陈列展区设13个展厅,可满足馆内现存所有文物展出的要求,将成为石家庄文化高地。
河北省博物馆新馆陈列将包括九大展览,主要包括人类童年——石器时代、商代文明——台西遗址、战国雄风——古中山国、慷慨悲歌——燕赵故事、大汉绝唱——满城汉墓五大展览,以历史背景为主线,重点突出河北特色。在汉代之后,还分设了北朝壁画展、名窑名瓷展、曲阳石雕展、百年掠影展等四大专题展览。新馆陈列体系实际上是将按一条大的历史脉络陈列,有一个大的节奏,但不是历朝历代一个不少,面面俱到。其每一个节点,都是河北省特别重要、特别精彩的部分。
新馆陈列将从河北现有文物出发,核心和重头戏是两个中山(即中山古国和满城汉墓)。它们各占2000平方米,居于新馆二层。展出的文物数量较旧馆陈列有大幅度增加,陈列密度较大,能充分展示河北的地方特色,展示河北文物的精彩部分。
据省博物馆有关人士介绍,省博新馆陈列大纲体现出的亮点之一,就是在展览表述方法上尽可能地为参观者讲“故事”,比如文物背后的人和事等。这些故事可以是与文物相联系的有情节、有人物的真实的历史,也可以是文物所包含非故事性的文化内涵。另外,省博物馆新馆在展出手段上还采用了现代化高科技、展厅备有电子设备供参观者随时查阅与展览相关的知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