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揭露土地违法 廊坊调查组今日进驻香河
河北新闻网5月20日廊坊电(河北日报记着孙占稳)5月18日、19日,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香河县土地违法违规的问题后,廊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召集相关单位负责人听取有关情况汇报,研究处置措施。今日,廊坊市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通报了市委、市政府处置香河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有关部署。
这位负责人表示,欢迎和感谢媒体对香河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监督和报道。市委、市政府已迅速采取措施,对报道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对发现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规认真彻查,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目前,由廊坊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市国土资源局、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已于今日8点前进驻香河,对媒体报道反映问题的事实逐一进行督导检查整改。
廊坊市委、市政府还责成香河县委、县政府,对国家土地督察北京局要求整改的问题在一周内整改到位,并对全县土地利用、土地流转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市委、市政府要求,要举一反三,坚决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同时,暂停香河县土地审批事项。
在采取迅速措施处置香河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廊坊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土地使用、土地流转全面检查整顿活动,深入检查土地审批和土地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纠正,限期整改。
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的调查组,正在对香河县“拨110警方拒绝帮助问题”进行调查,依据有关规定作出处理。有关整改情况将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
延伸阅读:香河县积极纠正土地违规违法问题
河北新闻网廊坊5月20日电(河北日报记者孙占稳)作为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2007年以来,香河县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拉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目标,在全县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程。经过几年努力,取得初步成果。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够清、掌握不够透,香河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土地违规违法问题,经国土部北京督查局调查督导后,正在全力进行整改。在此情况下,5月18日和19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香河县有关土地违规违法问题进行了深刻报道。
报道播发后,香河县迅速召开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安排。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表示,诚恳接受并欢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决定从四个方面坚决彻底查找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彻底纠正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土地违法违规问题。
一是本着把新农村建设这件好事办好的原则,针对媒体报道和群众反映的问题,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彻底整改的决心,深入查摆问题,深入自查自究,深入推进整改,力争用最高的标准、最短的时间把问题整改到位。为此,香河县的党政班子领导已深入到乡镇村街,驻守一线、靠前指挥,土地整改工作已全面展开。按照廊坊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香河县决定在一周时间内,将国土部北京督查局要求整改的问题和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整改到位,并针对媒体报道和群众反映,举一反三,坚决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确保新农村建设在合理、合法、合规轨道内健康推进。
二是把尊重群众意愿作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总基础。在组织千名机关干部开展访民、解难、办实事活动基础上,针对媒体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走村入户,调查研究,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把群众的意见吸收到整改工作的全过程,真心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消除群众误解,争取群众支持。同时,以此为鉴,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今后推动香河发展的每一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做到尊民意、符民心、得民愿。
三是针对新华社记者的报道中涉及到的“拨110警方拒绝帮助”的问题,经调查核实后,已经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当日值班领导作出深刻检查,带班长及两名值班接警员停职检查;同时在全县公安系统开展为期一个月自查自纠大讨论活动,明确要求每名班子成员和干警深刻反思并写出自查报告。
四是在实际工作中,把舆论监督作为一种鞭策、一种警醒,坚持开门搞整改,把整改的措施、过程和结果向媒体公开、群众公开,及时、全面向媒体通报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表示,真诚希望新闻媒体对香河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监督,对于整改工作进展,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帮助他们找准问题、纠正错误、把好方向,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新华社揭露土地违法 廊坊调查组今日进驻香河